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

VC盯上了“产二代”

年前和一些投资人朋友、HR朋友聊天,我收获了一条有趣的信息:投资机构招人,开始更倾向家里有产业背景的候选人,俗称“产二代”。

其实,VC/PE的招聘变化很能代表一级市场的风向标,比如美元基金火那阵儿,HR招人细致到候选人最好有美国高中留学经历;美元转人民币的基金要招人时,要特别强调得在体制内干过活,如果是银行、国企出来的那最好了;后来掼蛋火的时候,有集团下基金HR和我提过,他们老板团建的时候在酒桌上还真跟年轻投资人科普过掼蛋跟投资的相似性。

所以,今天我们可以来聊聊VC盯上“产二代”这件事儿:为什么是“产二代”?“产二代”真能给VC带来新的春天?

VC盯上了“产二代”

我有个朋友在一家投天使的美元基金做投后,也是他告诉我,现在“产二代”在VC里很受欢迎。这里头的重点不是作为“产二代”的候选人本人,而是他的背后;因为“产二代”拥有的东西很多,恰巧正是现阶段的VC所缺的。

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是产业资源。中所知的聚焦产业基本是现在绝大多数投资机构的投资主题,“基金里如果拥有一名‘产二代’,相当于拥有了某个产业的丰富资源,这减少了很多成本”,包括投资人学习该产业的时间、渗透产业找到好的标的的时间等,上述投后人士这么阐述。

这其实也很类似于,许多机构在招人时更青睐在产业里摸爬滚打过的候选人。

还有一个,也是极其重要的,钱。“产二代”顾名思义,一般是上一代创业家的后代,后者则属于超高净值人群,可支配收入足以使其成为个人LP。

一位S基金创始人曾和我透露过,他有一名创始员工就是“产二代”,在创建S基金时,这位“产二代”带资入组,既是员工又是投资人。他很感慨,“这些上一代创业家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想这也是一种传承,通过他(那位产二代)我们能有一种创业精神的传承。”

据我所知,这位“产二代”在S基金里位置不低,承担了一部分对外募资宣传的责任。

此外,一位FA朋友还跟我讲了一个“女性产二代”自己出来创业做投资的故事,基金规模不大,团队四五人左右,拿的基本都是家族的钱。这位FA透露,这位产二代压力并不大,有喜欢的项目就投,“不想接班,想干点自己喜欢的事儿。”

说起“产二代”这类超高净值人群,胡润百富前不久也做过数据调研。《胡润百富2023中国高净值家庭现金流管理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拥有600万人民币家庭净资产的“富裕家庭”数量达到518万户,拥有千万人民币家庭净资产的“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211万户,拥有亿元人民币家庭净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13.8万户。

其中,千万人民币资产的“高净值家庭”中,企业主占比 52%,比上年增长2个百分点。这类人群总财富的54%为企业资产,他们平均拥有320万元的现金及有价证券,以及价值560万元以上的房产。

按照以上数字,显然“产二代”群体不是一个小数目,被VC/PE视为一块宝藏,想想也不足为奇了。

“产二代”怎么被盯上的

那么,VC怎么就盯上“产二代”了?

前两天跨年的时候,我看到朋友圈一个投资人用“惨不忍睹”概括了他过去的一年和过去一年里他眼中的一级市场。回顾2023年,整个VC/PE市场的确挺惨的,募资规模在走低,投资交易和规模在走低,IPO退出方面也不大好看。

投中CVSource做过统计。在2023年1-11月份,VC/PE市场新成立基金共7615只,同比下降13%;新成立基金认缴规模共5489.5亿美元,同比下降19%。这个数据折射了两个事实:一,很多机构募不到钱了;二,新基金的规模越来越小。

只投不看,也是2023年私募股权市场的特征之一。根据投中CVSource数据,2023年1-11月,中国VC/PE投资数量8436起,同比减少14%,投资案例规模1389亿美元,同比减少10%。投资规模持续位于近年地位。也就是说,过去的一年投资人的出手率在下降。

提到出手率,就很容易联想到机构减员,大家都在勒着裤腰带过冬。不提国内的私募股权减员的情况,海外基金(包括对冲基金)同样深陷裁员:机构没钱了,也很难再从LP手里拿到新的钱。

国外一位管理35亿美元的老牌机构投资人是这么感慨的,“人们被解雇,不是因为业绩,而是因为这个行业正处于‘灾难性的螺旋式下跌之中’。”该投资人没有将锅推到“大环境不好”上,相反他认为走到今天这步就是因为市场里的机会主义者太多,后者的投资策略简单粗暴——“喷雾和祈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广撒网,这么玩儿是不行的。

他还毫不客气地以Tiger(老虎基金)举例。老虎一年中完成了数百笔交易,没有获得董事会席位,也不干预业务本身;这种方法论导致了VC界的其他人——总是有点从众心理——效仿。于是,如果一名VC想要从明星项目中分一杯羹,只能通过提供高估值的方法,而且是在可能没有经过充分的尽职调查的情况下。

这种玩法直接导致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行业遭遇寒冬,越来越多的创投机构裁员倒闭。

前两天投中写了篇文章《一家老牌VC宣布停止投资》,里头的老牌VC OpenView Venture Capital在海外引起了热议,大概是这家机构的内爆彻底点燃了圈里投资人对他们自己工作保障的担忧,毕竟他们更习惯创业公司裁员,而不是在自己的公司裁员。早期风险投资公司Everywhere Ventures的联合创始人珍妮·菲尔丁消极地点评此案件,“这太突然了,让人意识到所有这些基金都是非常脆弱的。”

基金脆不脆弱先放一旁,投资人是越来越脆弱。

不过很多投资人将VC/PE行业处于低谷视为好的变化,这代表行业在出清,反正好的基金依然会活下来。但回过头来讲,募资难的确是很多机构都在面对的难题,它们需要找到求生的办法,这其中的一个办法就体现在招聘引入带“资源”的新鲜血液上。

我想也可以这么理解:要想了解一家机构的真实情况或者现状,仔细研究下它的招聘需求或许会有大收获。

“不看好产二代”

就“产二代”这个话题,我也问了几个做了7年以上的投资人,超过一半的人表示他们并不看好这个现象,有的人认为“招产二代”是不可持续的,基金能否长青看的还是投资人的投资能力;有的人表示机构裁员根本上还是裁的那些不适合做投资的人,跟是否是“产二代”没有直接关系,“如果‘产二代’不能投到好的项目,最终被裁掉的可能性还是很大。”

剩下的投资人则是表示他们心大,“产二代”能带来资源和资金已经是利大于弊,甚至有一位投资人直言不讳“就算当养个吉祥物也不亏”。

海外一家咨询机构对风投行业的2024年做过预测,放在首位的是机构预计风险投资的招聘将会遇到困难,尤其是高级职位。例如,OpenView Ventures在关键合作伙伴退出后停止投资,这意味着领导层的连续性和公司稳定性面临更广泛的挑战。

此外,他们还认为基金规模越来越小正在成为常态,即使是传统上的大型风险投资公司也是如此,这是因为投资者不愿投入新资金,促使公司大幅降低筹资目标。例如,老虎环球管理公司将其基金规模从120亿美元左右缩减至50亿美元。LP的这种谨慎做法,在风险投资和更安全的资产之间取得平衡,这再次表明投资环境将会更加保守。

这些推测还是挺靠谱的,也无怪乎VC会盯上“产二代”。

最后,不得不提一句,其实“产二代”并不是一种标签,更不代表这个群体不够优秀。如果一定要说,我觉得VC招“产二代”其实更代表一种隐忧:2024年依然面临挑战。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黑龙江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中国商报(记者 王彤旭)7月7日,沪深北三大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正式施行,市场关注的高频量化终于得到了规范性约束。今年4月3日,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同步发布实施细则,对程序化交易报告管理、交易行为管理、信息系统管[全文]
    2025-07-07 23:18
  • 红星资本局6月25日消息,年轻人的潮玩火了,适老玩具也进入大众视野。据统计,过去一年来,淘宝上适老玩具搜索量同比增长121%,成交量同比增长超过70%,且成交速度还在不断加快。乒乓球训练器、握力球、指尖乐器……这些为老年群体打造的玩具,有益[全文]
    2025-06-26 23:17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信仰。但是,泡泡玛特不一样,它的定价权早已不在国内!泡泡玛特有没有泡沫?还能不能继续引流潮流? 这已经不是国人说了算的,而是世界说了算;这也不是男性说了算,而是女性说了算。因为2025年开始,泡泡玛特的海外营收将会反超国内,[全文]
    2025-06-24 00:11
  •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作者:昊6月16日,博众精工公告称,拟以现金4.2亿元收购上海沃典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以下称“上海沃典”)70%股权,此举标志着这家果链企业将加码汽车智能装备赛道。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收购溢价高达400%,博众精工[全文]
    2025-06-20 01:17
  • 荀玉根 李俊 (荀玉根系国泰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不知不觉,2015年上证综指5178点已过去十年,2005年上证综指998点已经过去二十年,十年和二十年维度统计的A股相对表现,结果迥异。以交易所成立时间计算,A股[全文]
    2025-06-13 01:35
  • 北京6月10日讯 蜜雪集团(02097.HK)今日股价收报530.50港元,跌幅6.19%。南方都市报报道《蜜雪冰城遭两大投行下调评级,被指估值过高,海外扩张不理想》显示,近日,据媒体报道,美银和瑞银两大投行在最新发布的研报中均下调了蜜雪冰[全文]
    2025-06-13 00:15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黑龙江新闻网 hlj.zjx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