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

少儿研学游乱象迭出,该怎么办

最近,媒体曝光了研学的一些乱象,引起舆论关注。这些乱象包括且不限于:价格昂贵,师资水平不高,研学机构缺乏专业资质,管理混乱等。在一些社交平台上,“月入一万不够研学7天”“研学游变‘到此一游’”“比普通旅游团贵两三倍”之类的吐槽,也颇为常见。

从价格来看,研学团的费用远高于一般的旅游团,也比自助游要贵得多。这笔钱到底花在哪里,很多家长和学生也说不清楚。媒体报道,某学校组织的暑期夏令营的价格表显示,3天2晚的活动价格皆在人均2000元以内,4晚以上的产品价格在3580元/人至5680元/人不等;出国的研学团就更贵了,6天5晚的新加坡夏令营价格为13980元/人。这对不少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大开支。虽然有不少机构表示,研学的高昂费用,主要用来请专业的讲师。但在不少人看来,一些研学机构的讲师水平并不令人满意,并不能达到理想的研学效果。

顾名思义,研学游就是在游玩中学习,在研究中游玩,以实现寓教于乐的目标。近年来,研学游特别火爆,很多商家认准了庞大的市场与家长们的迫切需求,尽管自身缺乏专业资质,也不懂研学,也会开设各种名目的“研学团”。至于研学讲师,有些从导游转行而来,有些则是在校大学生,或缺乏学术水准,或不懂如何与孩子沟通,难免会造成上述研学乱象。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不少研学游都涉及文化领域,不仅故宫、颐和园、莫高窟等经典“打卡地”会成为研学团的首选地,还有一些机构打造“山西古建筑研学”“洛阳考古与历史研学”之类的项目,价格也不便宜。但是,如何向非专业的孩子们介绍那些艰深的学问,并不容易。

现实中,一些“精品团”确实能请来专业、资深的讲师,甚至一些知名大学教授也会参与其中,但收费往往很高。另一个极端,就是打着“研学”旗号的各种商家商业行为,其实只是带着孩子们走马观花地闲逛,恐怕学不到真东西。

一些博物馆对研学团的态度也比较“暧昧”。博物馆自然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对文化产生兴趣,却又担心混乱的研学团干扰馆内秩序。网上也不时出现一些游客吐槽研学团的孩子太吵闹、影响其他人参观体验。

从“文化消费”的维度,研学游背后的市场情况较为复杂。不少给孩子报名的家长,都属于高薪群体,甚至有商家专门做“高端市场”,专注去赚“高净值人群”的钱。这些家长往往还特别舍得给孩子花钱,哪怕他们知道研学的效果未必有多好,也愿意拿出不少钱给孩子报名。还有一些家长见其他家长报了研学团,在跟风与攀比心理之下,也不会在研学游上吝惜金钱。

事实上,监管部门对于研学行业早有规范。早在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就曾经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到研学要坚持公益性原则,“研学旅行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对贫困家庭学生要减免费用”。

但在现实中,研学市场非常庞大。消费能力强的家庭,会对研学的“服务品质”有更高要求,自然难以再遵循公益性原则。根据市场情况来调整研学的目标与方法,这本来也是符合实际需求的,只是要让价格对得起研学项目的水平,才能赢得家长的长期支持。

博物馆、历史古迹等文博场所,确实应该是研学团展开活动的地方,但只有优质的研学团,才对得起祖先为后人留下的文化财富。说到底,研学游到底好不好,不应由研学机构来评判,而是由学生与家长来判断。家长对此应该有清醒的认知,选择真正适合孩子的研学项目,不盲目跟风,才是一条正道。

黄帅 来源:中国青年报

研学 相关新闻加载中点击加载更多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黑龙江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最近,媒体曝光了研学的一些乱象,引起舆论关注。这些乱象包括且不限于:价格昂贵,师资水平不高,研学机构缺乏专业资质,管理混乱等。在一些社交平台上,“月入一万不够研学7天”“研学游变‘到此一游’”“比普通旅游团贵两三倍”之类的吐槽,也颇为常见。[全文]
    2025-04-27 12:40
  • 新京报讯(记者刘洋)7月23日,记者从陕西省教育厅官方网站获悉,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发布了中小学校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白名单(简称“白名单”),其中,由陕西省文物局、疾控局、总工会牵头实施的博物馆进校园、全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全文]
    2024-07-25 02:23
  • 病情有所缓解时,可逐步增加食物的种类和数量,此时纵使孩子的食欲大增,也要注意控制饮食的量,防止“食复”,即在身体未完全康复的情况下进食不当,导致病情反复。摄入的量也要循序渐进,由少到多。种类丰富,合理搭配一日三餐。谷类、薯类及杂豆类食物平均[全文]
    2023-12-20 02:16
  • 杨浦民警守护孩子们上学路的“最后50米”。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供图上海中小学全面恢复线下教学,迎来“乙类乙管”后首个开学季。15日是春季开学第一天,记者从上海警方获悉,上海公安机关共出动近4万名民警、辅警、保安等安保力量,确保学生们的上学路[全文]
    2023-02-17 02:05
  • 不少饮酒患者关心,长期饮酒会不会“麻不倒”?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麻醉科医生董苏琳介绍,一般来说,酒精不会影响局麻的效果,但患者若因过度饮酒引起凝血功能异常,可选择全身麻醉。长期饮酒的患者进行静脉全麻时,麻醉医生会适当增加需通过肝脏代谢的麻[全文]
    2023-02-09 02:00
  • 近日,有孩子高烧一周不见好转,被确诊为亲吻病,登上热搜;也有女孩咳嗽不停被诊断为抽动症,引起热议。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儿科主治医师郭东梅提醒,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某一现象反复不见好转,切不可大意,要及时就医。孩子高烧警惕“亲吻病”亲[全文]
    2022-12-27 21:10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黑龙江新闻网 hlj.zjx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